我国饲料业起步于上世纪70 年代,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,已形成了以饲料加工业、饲料原料工业、饲料添加剂工业、饲料机械工业以及饲料科研教育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管体系等为支撑的比较完整的饲料工业体系,饲料产品品种齐全。我国饲料工业伴随着畜禽、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而迅猛发展,从 1992 年起饲料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,到2011年我国饲料总产量跃居全球第一,已经多年连续占据世界饲料总产量首位。不过2017年后,我国饲料产量处于不断下滑局面。
数据显示:2018年产量为24213万吨,同比下降14.94%。2019年中国饲料产量达26184万吨,与2018年相比略有上升,根据全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,从龙头公司的产量占比来看,产量处于前三的公司包括新希望、海大集团和双胞胎集团,2018年饲料产量分别为1714.8万吨、1065.4万吨和1000万吨,占我国饲料总产量比重分别为7.5%、4.7%和4.4%,CR3产量占比约为16.6%。与德国、日本CR3在30%以上的集中度相比,我国龙头集中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。
从猪饲料产品市场企业竞争格局来看,按照销售量和营业收入,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梯队:其中第一梯队的代表企业是双胞胎集团、正大集团以及正邦集团,销售量超过600万吨,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;居于第二梯队的主要有唐人神、禾丰以及大北农,这几家企业销售量在200万吨以上,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;第三梯队的代表企业主要有正虹科技以及金新农等。
从禽饲料产品市场竞争格局来看,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梯队:第一个梯队以新希望六和为代表,饲料销售量超过1000万吨,营业收入超过600亿元;第二梯队以温氏集团以及亚太中慧为代表,门槛为饲料销售量超过500万吨,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;其余的企业可以归入第三梯队,代表企业为禾丰以及康达尔等。
尽管行饲料业整体进入成熟阶段,但在一些细分领域,仍然存在着渐进性创新的机会,继续推动着产品技术与生产工艺的升级。例如在产品上,以微生物发酵技术为核心的生物环保型饲料的发展,在水产料方面由沉性颗粒料向浮性膨化料的升级,以及在各个品类上都存在的根据饲喂阶段越来越细分的料种;而在生产上,由于物流变得更加高效便利,能够支撑更大范围的运输,也使得更大产能的单厂越来越多,通过更集中的规模化生产提升效率,同时也通过专业化车间或专业化生产线提升品质。